高檔移印油墨及移印技術
1、移印特點:移印開啟了傳統印刷所不及的領域。在一定意義上,移印可代替部分絲印,標貼和熱轉印。
移印的模(母)板是將要印刷的圖形蝕刻在一塊鋼板或沖洗過的光聚合物膜片的表面。印刷時,刮板(常用0.25-0.5mm厚的具有彈性較好的,刃口絕對平直的鋼或銅片做成)將油墨刮進蝕刻的圖文里,剩下的油墨再刮回油墨糟中。移印時,彈性的軟移印膠頭再將油墨從模版上轉移到承印物上。
用硅橡膠制成的膠頭將鋼模板上圖文里的油墨轉移到承印物上,膠頭必須柔軟,無污點。所以可以印在不同形狀、不同硬度和不同質量的承印物上,如打火機、圓弧形筆、玩具、家居設備、開關、鍵盤、按鈕等電子及自動設備上。
移印的優點和遮蓋力特點
優點:
—可選擇的承印物多樣—圓筒印刷速度快
—可印堅硬、中空物件—可與裝配和生產線同步進行
—可印精細線條—封閉系統運行,溶劑揮發慢,不需花太多
時間關注油墨,如油墨粘度
—易操作
—可多色印刷—干燥快,使用能源成本低
—更改時間短,特別適于印小物件—操作空間不需太大,節省場地
—印刷成本低
遮蓋力特點:
—可印不同形狀的物體
—可印在不同類形的表面
2、移印及要求
2.1移印膠頭形狀及比較
移印頭是移印機和移印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油墨的轉移率和印刷質量。所有標準膠頭形狀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印刷表面是凸的,從邊緣到中間的印刷區域有一定的角度。這種凸的表面影響油墨的轉移,但保持了油墨印刷的清潔性。半圓、圓錐狀的膠頭比較理想,可以均勻轉動,防止氣泡,同時也易將油墨從鋼模板上轉移到承印物上,但膠頭的形狀有時還可以是正方形或矩形。如果是正方形,必須保證中間為圓錐狀,這樣膠頭才好轉動。矩形膠頭印出的結果不盡理想,因為膠頭只可以垂直兩個方向運動。
2.2膠頭的尺寸
要保證線條的銳利及印刷的無污點,膠頭要選大一些的(即膠頭的有效投影面積大于鋼模板上圖文面積)。因為膠頭變形越小,印刷線條越銳利,同時膠頭要比實際印刷的圖文稍大,特別是對一些特殊印刷,但大膠頭所需的壓力也要求越大,價錢也越貴。
2.3膠頭的硬度
膠頭的硬度通常為2—18°不等,特殊硬度從0—40°以上都有,數字越高,硬度越大。硬度影響印刷質量與印刷壽命,硬膠頭印刷效果好,壽命長。但大多數情況下不用太硬的膠頭,因為會損傷印刷材料;同樣,軟膠頭可用于不平整的表面,例如承印面曲率大的工件等。因此,選擇多硬的膠頭,取決于移印時的壓力大小,壓力越大,膠頭越硬。但膠頭壓力不要太大,否則承印物會有小裂紋出現,易出現污點??傊?,印刷線條較細時,膠頭相對軟些,平面上印刷,膠頭可硬些,對于被印刷面園弧或凹凸不平的表面應選用較軟些的膠頭。
2.4膠頭所用硅橡膠的質量及油墨的轉移:
移印膠頭由硅橡膠(南京大學ND-347室溫硫化硅橡膠)及聚氯基甲酸乙酯樹脂之類具有彈性的材料澆鑄而成。硅橡膠主要有兩種類型:聚合型和加聚合作用型。
從物理性質如抗拉扯、抗溶劑,加聚合作用的膠頭比聚合作用的膠頭要好,當然原材料的價格也要貴。表面的光滑度是決定印刷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如小污點或空氣氣泡都會影響印刷。移印開始時,新膠頭可能吸不上油墨,可以先在紙張上試印或用酒精清洗來解決。也可用稀釋劑清洗,膠頭可立即從鋼模板上吸上油墨;如果油墨轉移不太好時,可用膠帶粘膠頭表面化,粘掉膠頭上的灰塵。同時,移印頭的起落程度也會影響油墨的轉移量。
2.5膠頭的壽命
一般一個膠頭大約能印5000~10000次,但同時還取決于所用的油墨類型和印刷質量要求。用單組份油墨,膠頭的壽命較長,而雙組份油墨較短。膠頭的尺寸、形狀、硬度及材料形狀都會影響使用壽命。如果印刷角度較尖銳或特別彎曲的物體,膠頭印1000~5000次就會損害。膠頭清洗用硅油。
3、對鋼模板的要求
鋼模板可用來轉移印刷圖文,用何種鋼模板取決于印刷質量和數量。要保證印刷的流暢性,鋼模板上的圖文離邊的距離最少為25mm并固定在中間。如果是印長線條或精細線條,刮墨刀與鋼模板上的角度成5—15°,以保證刮刀不會刮去太多的油墨。多次試驗表明,蝕刻深度為25um最適于移印,因為移印每次轉移的油墨量較少,如果蝕刻深度為25um,移印后的油墨膜厚為12um,剩余的油墨仍然留在鋼板里。因為油墨里含有40-60%的稀釋劑,干燥后油墨膜厚為5-8um,有時只有2um。細小字體的蝕刻深度為15um,而大面積印刷時可達30um。常用來制作鋼模板的材料有T8、T10工具鋼和CrwMn,9Mn2V合金鋼,按GB230-83規定的測定HRC=>45-60之間的消氏硬度,不管使用哪一種鋼材,其蝕刻圖紋前經磨削、拋光表面的不平整度Rz值應<0.8-0.2um,所以蝕圖前,對鋼板精磨是重要的。
4、移印油墨
要獲得理想的印刷效果,必須使用可移印的油墨。因為移印每次轉移的油墨量少,因此要求移印油墨的色含量要高。油墨的特性包括:
—易操作—色濃度大
—儲存期長—遮蓋性好并且油墨細膩
—不危害身體健康—短絲頭,不拉絲
—保護環境—快干(瞬間大約3秒左右干燥)
—易清洗—低于承印物表面張力及理想的粘度
—附著力好,材料不需預處理和后處理
—對各種承印物的應用廣泛
注意:由于使用范圍的不同,對油墨的要求也不同。
4.1組成及作用
·油墨包含粘接料、顏料、溶劑及助劑。
·粘接料包含一種或多種樹脂。樹脂在大多數情況下,一般為粉狀,必須溶解在適當的溶劑或混合溶劑中。樹脂的選擇和合成決定油墨的印刷特性,如對承印物的轉移和附著力,光澤度和耐化學性。
·溶劑是移印油墨干燥速度的決定性因素,同時對印刷速度、附著力等都是影響因素。
慢干劑對移印的影響不是太大,因為移印的速度一般很快,只有在使用快干油墨,如使用寶龍KSU系列油墨時需要。慢干劑蒸發較慢,因此對印刷不會有太大影響。
稀釋劑包含在溶劑中,稀釋劑與油墨混合可獲得理想的粘度,這樣便于油墨轉移及轉移效果。
·顏料反映出油墨的色調并決定其底色??煞殖捎袡C和無機顏料,要求顏料不含重金屬,色濃度大。
·助劑一般為少量使用,其作用是調整油墨的特性,如流動性,粘性操作性或表面特性。助劑類有流平劑,增厚劑等。不管是哪一類油墨,應該是每次用多少配多少,并充分混合,為了保證可印粘度,移印中應適當調整油墨,保證移印的持續進行。
4.2特征
對印刷要求有以下不同:
—印刷面要求有啞面、半光、光面或高光。
—油墨耐化學性,耐UV。
—耐光,耐劃擦或耐鹽水。
—印刷面需透明或遮蓋性好。
4.3油墨類型
—物理干燥型油墨(單組份)
—化學固化型油墨(雙組份)
—熱固化型油墨
—UV固化型油墨
—水性油墨
*單組份油墨加入稀釋劑可獲得理想的印刷粘度,干燥方式為物理蒸發型,一些熱塑性承印物如PS、PC、PVC會有輕微溶解發生,這種溶解使油墨與承印物發生直接粘接,因此耐刮擦,附著力好。
*雙組份油墨的耐化學性更高,一般油墨中需加入硬化劑,但必須注意在印刷生產前加入,如果加入時間太長,則效果不好。是否完全干燥取決于周圍的溫度;在室溫20°環境下干燥需要幾天。因此不要過早進行耐劃擦及附著力測試。
*熱固型油墨一般為雙組份油墨,這種油墨的樹脂連接在室溫情況下不會發生,只有在高溫條件下才進行。
*氧化型油墨通過空氣氧化發生反應,一般反應速度較慢,在室溫條件下為1~2天。
*移印油墨的轉移主要依靠溶劑的蒸發,蒸發使油墨膜粘接,同時調整油墨的附著力。通過油墨膜層的轉移來達到良好的遮蓋力。UV油墨中由于缺少溶劑,不可改變油墨膜層,這種轉移為“水轉移”,且轉移較難。
UV固化油墨的應用領域一般為高品質移印。
UV油墨的優點有:
—鋼模板上油墨不干燥
—質量有保證
—對鋼模板的磨損少
—干燥速度快
—不含溶劑
UV油墨的缺點:
—能量要求高,要求有UV固化設備。
—清潔膠頭的要求較高,粘性要求不如溶劑性油墨
—精細度印刷不如溶劑油墨
*水性油墨還未用于移印,因為產出率較低,干燥速度、粘性、附著力、蒸發速度都不如溶劑性油墨。
4.4移印前的準備工作
需仔細稱重稀釋劑及硬化劑的加入量;對承印物的處理;一些承印物的表面有油或硅,
5、不同承印物可選用的寶龍高檔移印油墨類型
油墨型號 KS-U PUR R -ZK Thermo-Jet R Norifin R PPN 單組份油墨 √ √ √ √ 雙組份油墨 √ 承印物 壓加力(PMMA) ■ ■ ■ 有涂層的承印物 ▲ ▲ ▲ 熱定型材料 ▲ ▲ 玻璃 木材 ■ ■ ■ 陶瓷 皮革 ▲ ▲ 金屬 ▲ ▲ 尼龍 ▲ ▲ PC ■ ■ ■ 預處理PET ■ ■ 未處理PET 預處理PE ▲ ■ 預處理PP ▲ ▲ ■ 未處理PP ■ PS、ABS、SAN ■ ▲ ▲ 聚氨脂 ▲ 硬PVC ■ ■ ■ 塑性PVC、自粘膠 ■ ■ 特性 干燥 物理干燥 √ √ √ √ 氧化 物理反應 √ 亮度 高光 √ 光 √ √ 啞光 √ 助劑 稀釋劑系列 (1) 稀釋劑加入量 20-25 20-30 20-30 15-25 硬化劑 8124 PUR R -ZK No.2 (2) (2)
說明:√=適用■=適合▲=可推薦使用
稀釋劑干燥快慢:
快慢
6601/SK90/U90/VZ/VZ2
如需要,可加入稀釋劑和慢干劑混合,一般比例分別為75%和25%,請按印刷環境的溫度變化而調整。
(1)標準稀釋劑:KS-U90或其它系列稀釋劑。
(2)加入10%PURR-ZK硬化劑,可提高耐性和附著力。
需對表面進行處理后才可進行印刷,最簡單的方法是用酒精清洗。
PP或PE可用電暈或火焰進行處理。電暈處理為20000伏特,火焰處理時火焰可調整。另一種方法為用PP水進行處理表面。
有些塑料的表面有強靜電,這時可用電離器進行處理。
多色印刷時,可通過通風系統加速干燥。但必須注意,移印時不可直對油墨吹風,否則稀釋劑蒸發太快。表面處理可提高油墨的附著力。